用戶與電廠直接議定價格,電網只收“過路費”。這項被稱為直購電的改革在我省已試點兩年,本周起將在全省擴大試點範圍。江蘇作為全國目前唯一有序推進試點的省份,此項改革帶來哪些變化?又遇到哪些阻力?
  “以前從電網購電電價0.6547元/千瓦時,現在直購電每千瓦時便宜兩分錢,去年我們直購電2.98億千瓦時,節約640.5萬元。”說起直購電給企業帶來的效益,常州天合光能設施部主管王可榮報出一組數字。
  直購電是用戶與電廠“自由戀愛”,最終電價由4項組成:直接交易電價、輸配電價、線損費及政府性基金。常州天合光能與國電常州發電廠是我省首批直購電試點企業,它們去年簽訂合同的直接交易電價為0.48元/千瓦時,加上另三項,最終到戶電價僅為0.63327元/千瓦時。
  對企業來說,直購電省去中間成本。而對電廠來說,相較過去只能以統一上網電價賣給電網,現在有了更大的議價空間。以首批試點的8對企業和電廠測算,用戶實際到戶電價比電網公司銷售電價降低約2.9分∕千瓦時,電廠平均上網電價提高1.93分/千瓦時,可謂雙贏。
  在試點中利益受影響的是電網公司。過去,電網以國家確定的上網電價從發電廠購電,再銷售給用戶,而上網電價與到戶平均電價之間最高相差0.2元/千瓦時。省電力行業協會理事長趙永仁坦言,上網電價與到戶電價價差過大,主要原因是電價核算方式不透明。尤其是輸配電價和線路損耗費更是一筆亂賬,說不清的各種費用加入其中,最終通過電價轉嫁給下游用戶。直購電試點後,國家發改委和省物價局分別核定輸配電價和線路損耗費,這塊原本可由電網自由調節的“奶酪”變得透明瞭。
  參與直購電方案制定的人士透露,首批試點啟動時為確定線損費用,電監、物價、電網協商多輪,最後各有讓步,主要原因是“來自電網的阻力較大”。
  首批試點中,張家港沙洲電廠與鹽城悅達起亞簽約的直接交易電價,甚至低於國家統一的正常上網電價,而其餘7家試點電廠的直接交易電價都在0.46元-0.5元/千瓦時,未試點企業拿到的電價就更高。很多企業質疑,同電不同價,造成不公平競爭。
  企業質疑有其原因。我省試點啟動後,常州天合光能享受直購電,其他光伏企業也躍躍欲試,但因試點規模未放開,徐州一家多晶硅企業最後無奈,只能選擇建自備電廠以應對。
  “首批試點的交易電量只占當期全省全社會用電總量的0.3%,即使最近擴大交易規模後,年度交易電量翻了兩番多,仍只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2%。”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主任顧瑜芳坦言,改革初期肯定是先行者先得利,但監管部門會兼顧公平。
  “與其他試點省份不同,我省對參與直購電試點的發電、用電企業設置了準入門檻。”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市場與價格監管處處長季剛勇介紹,首批試點的電廠要求是60萬千瓦及以上的高效低能耗機組,企業來自新能源、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,符合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的要求。
  本周啟動的我省直購電試點擴圍,企業將不再局限於大工業企業,用電量較小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有機會,但要求能耗指標先進、環保達標排放、用電負荷穩定,且同類產品電力單耗在國內或省內保持領先。條件成熟地區還可探索商業用戶與分佈式發電企業開展直接交易。
  對此,江蘇電網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認為,直購電主要靠電網對用戶、電廠單邊讓利,時間長了、規模大了,可能增加新的不公平競爭因素。對此,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認為,短期內電網現有利益格局肯定受衝擊,但不能因此就不啃“硬骨頭”,需要通過頂層設計理順體制機制,“合理的定價機制並非單方面擠壓某一環節收益,最終決定價格的應是實際價值、供求關係和能耗補償的長效機制”。
  儘管直購電試點爭議不斷,但國家能源局已明確,將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審核權下放省級層面。從國外實踐看,直購電多在電力供應充裕、經濟增速平穩的環境下開展,而江蘇正處於擴大直購電規模的有利時機。本報記者 黃偉 張晨
  (原標題:電力直購,江蘇擴大試點範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67ssqc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